行业现状

2021年3月1日,根据《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对“公路在役和在建单孔跨径500米以上的悬索桥、单孔跨径300米以上的斜拉桥、单孔跨径160米以上的梁桥和单孔跨径200米以上的拱桥”建设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力争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各单桥系统构建、监测平台和数据平台建设,联调成网试运行。
监测规范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2)《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CJJ/T 233-2015
(3)《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4)《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2014
(5)《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CECS-333-2012
(6)《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T/T 1037-2016
(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9)《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
(11)《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T/T 1037-2016
(12)《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T 1037-2022
解决方案
中科岩创桥梁自动化监测系统是针对施工期、运营期中桥梁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点进行自动化安全监测的解决方案。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扰度、倾斜、裂缝、应力、应变、振动、索力、视频、环境等。系统采用智能感知、定期采样,实时上传与数据处理实时获取桥梁的各项监测指标,评估其健康运行状态,帮助检测人员快速定位主要危险源,预防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同时通过监测数据也能有助于优化其施工工艺,为科学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用于测量竖向沉降值和倾斜参数;
大量程、高精度;
设备功耗低;
IP68高防护等级,体积小;

采集、供电、传输一体式超低功耗;
安装便捷,远程调试;
IP68高防护等级,设备轻小;

支持多系统、多频点类型和通道;
内置 GNSS/4G/WiFi一体化天线;
支持 4G/Wi-Fi 通信,支持扩展 Lora,NB-loT;
通信支持串口/Wi-Fi参数配置/远程参数配置;
系统特点
实时监控
可以实现对各监测点7*24小时不间断在线自动化监测。
无线传输
可以实现无线传输,无需长距离布设线缆和光缆。
数据处理与分析
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自动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描绘变形曲线图,并初步对监测结果进行预测。
智能预警和调度
自动化监测系统具备智能预警和调度功能,对发现的问题可进行自动互动处理,并可促使整个监测系统自动进行调整控制以确保结构安全运行。
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逐步升级,实现功能的持续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测需求和技术发展。
可视化平台
监测内容
监测参数 | 产品类型 | 备注 |
---|---|---|
主梁扰度 | 静力水准仪/全球定位系统 | 运营期 |
主梁横向位移 | 全球定位系统/视频位移计 | 运营期 |
支座位移/梁端纵向位移 | 一体式拉线位移计/拉线位移计 | 运营期 |
塔顶位移 | 全球定位系统 | 运营期 |
主梁应变 | 应变计 | 施工期、运营期 |
桥墩应变 | 应变计 | 施工期、运营期 |
索力 | 索力计/加速度计 | 施工期、运营期 |
混凝土应力 | 钢筋计 | 施工期 |
主梁振动加速度 | 加速度计 | 运营期 |
桥塔振动 | 加速度计 | 运营期 |
混凝土结构裂缝 | 测缝计 | 施工期、运营期 |
桥址区环境温湿度 | 温湿度传感器 | 运营期 |
主梁内温湿度 | 温湿度传感器 | 运营期 |
桥面风速、风向 | 风速风向仪 | 施工期、运营期 |
塔顶风速 | 超声风速风向仪 | 施工期、运营期 |
混凝土或钢结构构件温度 | 温度计 | 施工期 |
桥面铺装层温 | 温度计 | 施工期 |
桥岸地表场地加速度 | 加速度计 | 施工期、运营期 |